實驗室主體建筑物施工改造對后續實驗開展至關重要,需綜合考慮結構、布局、基礎設施等多方面要點。以下是詳細介紹:
結構安全與加固
1. 結構檢測評估:施工改造前,對原有建筑物結構進行全面檢測評估,涵蓋混凝土強度、鋼筋銹蝕程度、結構承載能力等方面。通過專業檢測手段,精準掌握結構現狀,為后續改造提供科學依據。若發現結構存在安全隱患,如混凝土出現裂縫、鋼筋嚴重銹蝕等,及時制定加固方案。
2. 加固方案實施:根據檢測結果,采用合適的加固方法。對于混凝土結構,常用的加固方式有粘貼碳纖維布、粘貼鋼板、增設扶壁柱等。粘貼碳纖維布能有效提高混凝土構件的抗彎、抗剪能力;粘貼鋼板可增強結構的承載能力和剛度;增設扶壁柱則能改善結構的受力性能。在加固施工過程中,嚴格按照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進行操作,確保加固效果。
空間布局優化
1. 功能分區調整:依據實驗室的功能需求,合理調整空間布局。明確劃分實驗區、辦公區、設備區、倉儲區等功能區域,確保各區域之間既相對獨立又便于聯系。例如,將產生有害氣體的實驗區設置在通風良好且遠離辦公區的位置,避免對辦公人員造成影響;將大型設備區設置在靠近電源和水源的地方,方便設備的運行和維護。
2. 通道與疏散設計:保證建筑物內有足夠寬度和數量的通道,滿足人員疏散和貨物運輸的需求。通道應保持暢通無阻,不得堆放雜物。同時,合理設計疏散路線,設置明顯的疏散指示標志和應急照明設施,確保在緊急情況下人員能夠迅速、安全地撤離。疏散樓梯的設計應符合相關規范要求,樓梯的寬度、坡度、扶手高度等參數要滿足人員疏散的安全標準。
門窗與墻體改造
1. 門窗更換與安裝:根據實驗室的需求,選擇合適的門窗類型。對于需要良好隔音效果的區域,可選用雙層中空玻璃門窗;對于有防火要求的區域,應安裝防火門窗。門窗的安裝要保證密封性和牢固性,防止雨水滲漏和空氣滲透。同時,合理設置門窗的開啟方向和位置,方便人員進出和通風采光。
2. 墻體改造與維護:對原有墻體進行檢查,如有破損、裂縫等問題,及時進行修復。對于需要分隔空間的區域,可根據設計要求新建墻體。新建墻體可采用輕質隔墻材料,如輕鋼龍骨隔墻、加氣混凝土砌塊隔墻等,這些材料具有重量輕、隔音效果好、施工方便等優點。在墻體施工過程中,要注意墻體的垂直度和平整度,確保墻體的質量。
樓地面處理
1. 地面承載能力提升:根據實驗室設備的重量和分布情況,對樓地面的承載能力進行核算。若承載能力不足,采取相應的加固措施,如加厚樓板、增設鋼梁等。確保樓地面能夠承受設備的重量,避免出現樓板開裂、下沉等安全問題。
2. 地面材料選擇:根據不同區域的使用功能和要求,選擇合適的地面材料。實驗區可選用耐腐蝕、耐磨損的地面材料,如環氧樹脂自流平地面、瓷磚地面等;辦公區可采用木地板或地毯,提供舒適的工作環境。地面材料的鋪設要保證平整、牢固,避免出現空鼓、裂縫等問題。
基礎設施更新
1. 電氣系統升級:對建筑物的電氣系統進行全面升級,滿足實驗室日益增長的用電需求。重新規劃電線電纜的鋪設路徑,確保線路布局合理、整齊。增加配電箱的容量和數量,為各類實驗設備提供穩定的電源。同時,配備完善的接地系統和漏電保護裝置,保障人員和設備的安全。
2. 給排水系統改造:根據實驗室的用水需求,對給排水系統進行改造。合理設置水龍頭、水槽、地漏等設施的位置和數量,確保用水方便。選用耐腐蝕的給排水管道材料,如PPR管、PVC管等,防止管道被化學試劑腐蝕。對于有特殊排水要求的實驗室,如含有重金屬離子或有機污染物的廢水排放,要設置專門的廢水處理裝置,確保廢水達標排放。
3. 通風與空調系統建設:參考通風系統工程方案,安裝高效的通風系統,及時排出實驗過程中產生的有害氣體和異味,保持室內空氣清新。根據實驗室的規模和功能需求,選擇合適的空調系統,如分體式空調、中央空調等,確保室內溫度和濕度適宜。通風與空調系統的管道布置要合理,避免影響建筑物的空間布局和美觀。
13316009954
微信